世人认识沉香最早是从汉代的进贡礼单开始,接下来的几百年间,沉香虽然也有入药,却不如其香气更加令人痴迷,于是盛唐出现了“携名香,比试优劣”的斗香,更甚至于用沉香这种“朽木”建亭修阁,让沁人之香飘散在亭台楼阁间,随时随地都能沐浴在清雅的芬芳之中。而后,就在这馨香之中,人们逐渐发现了沉香的养生作用,这才是令沉香千年处于香中魁首的真正原因。
沉香熟水。宋代流行饮用熟水,即使用带有香气的花、叶浸泡而成,类似于现代的花草茶,而自成一路的沉香熟水,在此之中也有颇高的评价。宋仁宗就是熟水的爱好者,并评价有:“熟水以紫苏为上,沉香次之,麦门冬又次之”。有关于沉香的著作《天香传》的作者——宰相丁谓在去世时“…临终前半月,已不食,但焚香危坐,默诵佛书,以沉香煎汤,时时呷少许。…附嘱后事,神志不乱,正衣冠奄然而去”。可见,沉香对于身体有着补养的奇效。
沉香熏香。宋代熏燃沉香的方式较之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。除了焚烧、熏香,也有香炷、香丸、香粉印香等,其中隔火焖香的发明更是流传至今,广为使用,它最大限度的去除了沉香在燃烧中可能出现的焦糊的燃木味,现代人受它的启发,发明了电子熏香炉。宋人生活中处处不离香:写诗填词要焚香,抚琴赏花要焚香,宴客会友、独居幽坐、案头枕边、灯前月下都要焚香...真可谓香影不离,无处不有。如果说写诗挂画这些活动可以修身,那么香的作用就在于养性了。
除了这些,沉香还是一味名贵中药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"沉香,气味辛,微温,无毒。主治:风水毒肿,去恶气;主心腹痛,霍乱中恶,邪鬼疰气,清人神; 调中,补五脏,益精壮阳,暖腰膝,止转筋吐泻冷气,破症癖,冷风麻痹,骨节不任,风湿皮肤瘙痒,气痢;补脾胃,益气和神。治气逆喘急,大肠虚闭,小便气淋,男子精冷"。
在《本草备要》中也曾记载,沉香是行气药中的最上等,可以理气调中,通过疏通内脏机能调节人体内气运行。沉香做成的线香,不仅可以用来礼佛,还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。好友来访,一起喝茶的时候点上一支,不仅可以表现对朋友的尊重,还可以让人尽快放松下来。晚上睡觉前在卧室点上一支,整个房间都会充满沉香的香味,有助于您尽快入睡